发布时间:2021-01-01 19:09 来源:石嘴山市窗门电子公司 点击: 次
高考语文试卷,文学类作品的阅读有时会考到散文。考试大纲的相关要求:“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”。这样的题,很少读文学作品的同学会觉得难,如果能从应试技巧突破,也是可以得高分的。如何突破难点呢?
第一,识别常见的提问法:
1.文章(或某段)运用了多种手法。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赏析。2.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XX?请简要分析其好处。3.分析文中画线的X个句子,指出其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。4.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,请列举X个例子,并分别谈谈其艺术效果。5.简析XX段中的“XXXXXXX……”一细节。6.本文(某段)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?有什么好处?第二,解答此类试题的常用公式
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不同的问法有不同的回答方法,想要得到高分,首先明白套路。图片
1.表现手法
表现手法的数量是有限的,我们要记住这些有限的种类,并且记住每一个具体手法的具体的作用,为大家归纳如下:衬托:通过描写气氛环境来烘托人物或事物,凸显中心主题,表达作者的情感等。铺垫:以次要人物或事件,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从环境、气氛、情绪上进行造势。对比:在两种事件的对比当中,突出主体,凸显其正面,使想要表现的形象,实现得更加鲜明。图片
图片
抑扬:其实是变化的对比。在变化的反差当中突出事物,两相对照成起伏之样,给人以强烈印象,实现表达效果的增强。动静结合:融合了对比和衬托,是对比和衬托的特殊样态。或者以动衬静,或者以静衬动,起到了烘托的作用,实现相得益彰的效果。虚实结合:也有一点点对比的意思。虚实本身就是对比。这样抓住重点,或者以实衬虚,或者以虚衬实,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,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,凸现事物及景物之特点,更集中揭示文章的题旨。图片
2. 修辞手法
修辞手法是大家从小学开始就经常使用,到了初中阶段,一定用得更加圆熟。中考常见的修辞方法有:比喻:比喻的作用是化深奥为浅显,化平淡为生动,还能化抽象为具体。比拟:描写形象,色彩鲜明,表达的亲切、有情趣,表意也丰富。借代:语言简洁明快,生动形象、会有新颖别致、幽默风趣之效果。夸张:语言打破常规,突出本质和特征,感情强烈;增强生动性和感染力。图片
对偶:对偶有音乐美;结构整齐,节奏感强,表达内容集中凝练,对比鲜明。排比:节奏鲜明,一气呵成,突出强调,增强气势。反复:感染力强,承上启下,分清层次,人深刻印象。设问:突出强调,提示注意,引起思考,具有说服力,增强效果。 反问:表达鲜明,起强化语气作用。回答问题的时候,首先要一语到位,点明技巧,而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,解释题中运用这种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,达到了怎样的效果。图片
3.表达方式
大家已经牢牢的知道表达方式共有五种,在散文阅读中出现,不会全考,我们这里只选择重点。(1)叙述技巧 常考的有倒叙和插叙、倒叙呢,可以有设置悬念样式的的操作,会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,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。插叙呢,就是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,使得情节更加完整,内容更加丰富。(2)描写的技巧 小说会有人物和环境描写,而散文当中的描写,经常出现在考题当中,就是以下的几种:景物描写:烘托人物或主题,渲染气氛。正面描写(起渲染作用):浓墨重彩来描写,感染读者。图片
侧面描写(起烘托作用):相近或相反的一类事物做正衬或者反衬,来突出主体事物。细节描写:使形象更丰富,增强感染力。白描:简练勾勒,生动传神。(3)叙述人称技巧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,第一人称亲切自然,第二人称能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。(4)议论的技巧开头或结尾发表议论,往往会是文章的主旨;在中间发表议论呢,多是过渡,引出主旨。(5)抒情技巧 抒情技巧有两种,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。开头抒情奠定基调;结尾抒情升华主题。高考文言文,断句题只是看着难,这样练出语感基础深厚瞬间变简单高考语文,好作文更需要思维架构,深刻比全面更容易得高分继续猜2020高考作文关键词,再这样练习论证和语言,高分作文不难高中作文,用好热点素材,展现大气磅礴,让时代气息扑面而来! 上一篇:没有了 下一篇:“30岁,月薪4000,欠债7万”:职场人的虚荣心,正在拖垮自己